会计所“硬刚”上市公司!占用3.36亿资金引发的内幕交易

时间:2025-11-07 14:41:41 来源:本站 点击:13


一家上市公司试图让审计机构修改内控报告,对方直接回应“不可能修改”,一场关于资本市场诚信的较量悄然上演。

审计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会计所出具的每一份审计意见都影响着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的判断。

一、审计机构拒绝修改意见

11月4日,南卫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平、前任财务总监项琴华收到江苏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内幕交易行为,两人被合计罚没约4870.84万元。

这起案件源于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对南卫股份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而公司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曾试图修改审计结论,但遭到会计师事务所坚决拒绝。

具体来看,2023年初,天衡所在对南卫股份的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截至2023年1月底,年审会计师发现公司有“倒贷”的资金被挪用尚未归还的情况。

随后的调查发现,南卫股份存在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占用公司资金的问题。面对这一内控重大缺陷,天衡所明确表示将对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

但南卫股份得知后不认可,不过天衡会计师事务所项目负责人面对公司董秘的修改请求,坚守底线的回复:审计报告的结论“不可能修改”。

二、内部人“精准逃顶”遭严惩

在得知审计机构对财报出具否定意见后,几乎在同一时段,南卫股份实际控制人李平和前任财务总监项琴华正在密集卖出公司股票。

他们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卖股,正是提前知悉了天衡所将对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这一利空信息一旦公开,很可能导致公司股价下跌

这种行为在资本市场被称为“内幕交易”。根据《证券法》规定,该信息在公开披露前属于内幕信息,敏感期为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4月28日。

对此有投资者提问,是否可以起诉要求责任主体进行赔偿?

内幕人员通过内幕交易行为牟取非法利益,其行为使证券交易信息失去平等性和及时性,影响其他投资者判断,使其他投资者遭受损失,虽目前相关案例较少,但仍有机会索赔。

会计所的坚定反对,正展示了在防治资金占用问题中,审计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三、资金占用引发连锁反应

除了公司高管内幕交易被罚之外,公司还被证监会因资金占用未披露被严惩。

2024年6月3日,公司收到江苏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南卫股份存在未及时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定期报告存在重大遗漏的违法行为。

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南卫股份将其从银行获取的贷款经中间方转至实控人李平及其控制的企业等关联方,导致南卫股份发生合计3.36亿元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但公司未及时披露。

针对内幕交易和信披违规,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团队仍在征集受损投资者中,随着受损股民维权案件的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化进程又将添上一笔重要案例。

维权条件:

1、于2023年3月5日-2024年10月23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10月24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2、符合于2020年3月23日-2023年4月27日期间买入,并在2023年4月2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