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信息公告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那一刻,这家深耕智慧政务与智慧企业信息化领域的企业,其股价未来走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监管出击立案调查
11月17日晚,科创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11月18日)开盘其股价20CM跌停。
作为国内智慧政务及智慧企业领域的信息化综合服务提供商,其经营状况本就不容乐观。在业绩大幅下滑的困境下,又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其基于“平台+业务+AI”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能否继续顺利推进,已然画上问号。
根据历史案例,上市公司一旦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终被认定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并受到处罚的可能性较大,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面临投资者的集体诉讼。
目前暂定符合于2025年11月17日(含当日) 之前买入,并在2025年11月1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即可扫码报名索赔:
二、立案或早有端倪
虽未在公告中披露立案原因,但回溯其历史公告可发现其早已违规。
就在今年4月,科创信息发布关于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称,对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相关财报采用追溯重述法对已披露的定期报告进行更正和调整。
具体来看,科创信息与天一银河于2021年5月10日签订相关《新校区建设项目智慧校园工程软件系统项目采购合同协议书》,合同金额为1050万元,公司于2022年9月对该项目确认销售收入929.20万元。
在更正公告中,科创信息称,经公司对项目的回款进度以及实际交付情况的自查,发现与该合同相关的义务于2024年履行完毕,2022年存在未完成全部合同履约义务的情况下确认收入的情形。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公司对已披露的定期报告所涉及调整的内容进行了更正。 此外该公司还在2024年8月,因在《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与2023年经审计的净利润差异较大收警示函。
立案或与上述事项有关,同时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标志着公司已面临严重的合规风险。
三、卷入合同诈骗案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还陷入一起超亿元的合同诈骗案中,公司在催收客户大有科技回款过程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并向公安报案。此案源于2023年4月,科创信息与大有数字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订了两份《物资采购及集成服务合同》,合计金额1.11亿元,但仅回款890万元。
目前该案件正处于立案侦查阶段,公司正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相关调查工作,争取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证监会近年来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保持高压态势。信息披露监管是证监会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抓手。
无论结果如何,都给所有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是上市公司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对于该公司超3万股东来说参与维权挽回损失是唯一的途径。



